门诊切排其实是一个劳动付出回报的问题。比如有皮肤脓肿、疖和痈的病人来就诊,局部感染已经化脓液化,有切排指征了,那么切不切好像不是个问题。关键是谁来切?谁获益?谁承担风险?谁收费?

谁获益

病人,毫无疑问是获益的。

因为脓肿长在病人身上,他在承受病症的痛苦。脓肿切排后脓液排干净后,慢慢脓肿吸收,炎症控制,症状就好转,病人就可以得到痊愈。

医生,有没有获益存在疑问。

针对脓肿切排这个门诊“小手术”,医生并不收取费用,收费权在护士。而这个操作也并不计入工作量,不会增加医生的奖金。患者所付出的脓肿切排费用,最终进了医院的账户,但进不了医生的账户,或许收费的护士能分到一两块钱。而对医生来说,得到的只有挂号费的分成。10块钱的挂号费到医生这边有多少呢?不到2块钱。

谁承担风险

风险是病人和医生共担的。病人的风险在于一些并发症,比如出血、感染加重等。而医生的风险来自病人产生并发症带来的医疗风险,已经其他切排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风险。所以有的医生会让病人在切排前先做凝血功能、术前4项等的血化验,排除一些传染病后再做。

谁收费

门诊换药室的护士收费。

谁来切

这好像不是个问题,但恰恰是最大的问题。照理应当是接诊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后决定是否切,但往往不是这样。对有些医生来说,给病人切排,还不如给病人开药来得划算。他们会劝病人说,现在脓肿还没有完全液化,或者现在炎症通过吃药还能控制住,可以先吃药控制控制。然后把药开掉,这个坑留给下一个医生。那么如果每个医生都这么做,谁来给病人做切排呢?

症结

我觉得主要症结在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回报。对医生来说,切排基本是免费在做,而医生付出劳动承担风险却无收入,那么谁会愿意做呢?